数字化外语实验教学中心
访问量:
实验教学 > 教学体系

江南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011-2013)(讨论稿)

随着我国由“本土型国家”逐渐转变为“国际型国家”,外语教育已经从服务于有限领域的涉外应用转向全方位国际交流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也从四、六级应试模式转变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服务于创建高水平大学的需要、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由于教学目标体系、教学运行环境和教师知识结构上的局限性,从课程体系到修读模式都存在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现象,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学科发展的专业化需求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为了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在总结江南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校从2008年9月起全面实施了江南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经过整整两年一轮的教改实验,江南大学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分别在2008年、2010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字化外语教学中心于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也在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

随着课程体系、修读模式和泛在学习平台的完善,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四六级考试与学位脱钩以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反而稳步上升。越来越多的非外语专业学生踊跃参加各类国际会议、国际赛事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学校每年都有1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外资单位,国际交换生项目近三年来每年都以60%左右的速度递增。在新的修读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高涨,外语学习网站点击率高达130多万人次。很多完成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踊跃报名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商务英语等级考试和各类出国考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江南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201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大背景下,决定在2008年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补充,现提出江南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2010-2013)(讨论稿),提请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审批。

2008版大学英语修读模式为:

 

2008版大学英语修读模式虽然在拓展课程上有所突破,但是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宽泛需求,为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师资队伍,拟补充一批适用性较强的拓展课程。同时,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将有关课程的课时及学分分配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具体见下表(红字为调整部分):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学好基本技能课的基础上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每年5月、12月举行英语水平考试,具体安排如下:新生入学后参加分级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别进入预备级、一、二、三级教学班,其中三级班的学生于当年12月份参加学校水平考试,通过者的成绩可替代期末考试成绩并于下学期直接参加拓展类课程的学习;原属较高要求二级班的学生加上上年12月未通过考试的学生于第二年5月参加学校水平考试,通过者的成绩可替代期末考试成绩并于下学期直接参加拓展类课程的学习;原属一般要求一级班的学生加上上半年5月未通过考试的学生于12月参加学校水平考试(新生中三级班的学生同时参加),通过者的成绩可替代期末考试成绩并于下学期直接参加拓展类课程的学习。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

一、专业和行业背景

英语专业是全国高校开设的最普遍的专业之一。一般讲,英语专业是工具型学科,但同时又是知识型、研究型学科。根据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既通晓英语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是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紧缺人才。

二、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的情况

二十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教育模式的转型和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的激烈竞争。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大纲的修改,教材的编写和测试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以知识为主的外语教学变为以方法、能力和素质为主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既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的人才,又要使学生成为能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营销和研究等不同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高等学校都把专业方向调整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使这些人才具有扎实的英语语音基本功和牢固的英语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使他们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既注重培养基本功,又拓宽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全国共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开办了英语专业,导致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办学倾向。

在江苏省,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三所高校的英语系均设置了英语(语言文学方向)专业博士点,为英语本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培养了一支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综合实力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甚至在全国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此外,省内其他一些高校,例如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也具有较长的办学传统,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与这些学校相比,我校英语专业起步较晚。受人才、资源等因素的瓶颈制约,总体实力还不强,在省内取得优势地位的前景不甚乐观。

人才市场需求和人才规格调研

在我校英语专业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近年来,大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含国有、三资、艰苦企业、其他企业等)就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沪地区,尤其是江苏无锡。

表1:英语专业毕业生去向统计表
年份 毕业生总数 就业人数 考研和出国人数 其他
2007 147 110 24 13
2008 146 114 16 6
2009 158 126 29 3
2010 150 117 27 6

通过对英语专业教学实习的抽样统计分析,发现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刚进入企业的时候往往在业务部、外贸部从事文秘、翻译、外贸业务等方面的工作。

表2:2010年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实习工作调查表
工种 具体工作 人次 人数
文秘 文件处理,会务组织,接待与检查等 69 100
翻译 口译,科技资料翻译,合同订单翻译,网站翻译等 46
生产与外贸 介绍产品,熟悉生产流程;产品报价,标书、单证、票据制作,商务谈判等 94

这两组数据反映了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流向,同时也反映了用人单位的主要类型以及留待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厚、专业宽、素质全面、专业突出的英语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还具有较宽的商务、翻译、教学等相关专业知识。

(二)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明确的培养目标,我们根据学生个人及社会的需求,设计了多元、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上图,A为应用型——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市场就业或自主创业。B为学术型——即优秀学生或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深造。无论哪一类,我们都将以“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作为基本要求,使学生具备相当的适应性。我们将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保证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之上,训练学生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对原语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用另一种语言将理解的信息表达出来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采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保持学生在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上的衔接性、延续性、拓展性;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综合运用艺术、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知识以及组织多方面人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与实现构想的、基础厚、专业宽、素质全面、专业突出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类别 修读性质 学分 占学分比例 备注
课内教学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40 24.24%
学科平台课程 必修 44 26.67%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25 15.15%
专业选修课程 必修 28 16.97% 专业选修课分为学术型课程和应用型课程,学生任选其一
课内课外交叉 素质教育课程 必修 13 7.88%
课外实践 集中性实践环节 必修 15 9.09%
合计 165 100%

研究型课程的主要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培养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较好的英语语言和文学素养以及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国际化视野较宽阔,能够从事涉外工作,能够胜任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英语人才,或者为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或者为出国深造做好充分准备。

应用型课程的主要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培养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备较好的英语语言和文学素养的英语人才。能够胜任英汉口笔译及商务工作的需要,在外资及涉外企事业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

五、新旧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及新方案的特色
(一)新旧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

1、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保持旧版学分不变的前提下,重新设置了课程体系,即将原来的校定选修课、院定必修、院定选修、实践环节、素质学分五大板块,修改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集中性实践环节、素质教育课程六大板块。

2、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数:将原方案的72门课程缩减到新方案的62门课程。

3、在学分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学分分配比例,增加课外、实践学分:将原方案的实践环节的14学分增加到新方案的15学分,实践课时由原来的324学时增加到现在的432学时,增加幅度达1/3,更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平衡了各学年的学时分配比例,避免了一二年级课时太少,三年级课时过于集中的不均衡现象,为那些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

2)新方案中“通识教育课程”并不是原来“校定选修课”名称的简单更改,而是赋予了新的内涵,由原来的26学分增加到40学分,增加了中国文明史、西方文明史、第二外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四门课程,加大了文化类课程的比重,更加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3)新方案中第二外语虽然仍然是12个学分,但延长了修读时间,从原来的3学期开课修改为4学期开课,并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开设,这就能很好地保证希望继续升学的学生对二外的学习要求。

(二)新方案的特色:

1、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一是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本方案的形成不仅对兄弟院校进行了充分调研,而且多次召开在校学生座谈会,征求他们对以往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吸纳进新方案的修订中去;二是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着眼点,针对学生升学、出国、就业的可能出路将课程类型设置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研究型课程主要满足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的需求,而应用型课程主要满足学生市场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需求。

2、夯实基础拓宽口径:设置学科课程平台,努力构建以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为基础的本科人才培养平台,重点建设好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同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程,提高优质课程共享水平,拓宽人才培养口径。

3、强化实践鼓励创新:一方面,在通识教育课程中专门增加了中国文化概论和欧洲文化入门课程,更加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保持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和效果,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厚、专业宽、素质全面、专业突出的英语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还具有较宽的商务、翻译、教学等相关专业知识。

二、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三、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165学分

四、短学期安排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各短学期学时分配 备注
短学期1 短学期1 短学期1
1 军训 1.5 3周


2 语言拓展实践 1.5
3周

3 能力拓展实践 1.5

3周
合计 1.5



英语专业教学进程表(略)

日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

一、专业和行业背景

据统计,目前我国全国日语学习者(包括社会办学)的人数近年来增长较快:2003年39万人,2006年68万人,2009年120万人,预计2011年超过150万人。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高校有514所(不包括独立学院等民办院校),在校日语本科生超过5.7万,此外,有60所高校开设硕士课程,15所开设博士课程(其中语言文化类5所)。另一方面,随着日语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日语教师队伍也逐年增大:2003年0.6万人,2006年倍增至1.2万人,预计2011年超过1.5万人。可以说我国日语专业教育规模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获得了长足发展,其背景在于中日两国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国日语教育业界规模也显示了盲目扩大的趋势,日语专业“产能”严重过剩,开始显现结构性矛盾。

另外,日本国内形势的发展也影响我国日语教育的发展。众所周知,日本在2011年3月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地震灾害,其引发的海啸与核事故对日本国民经济以及国民心理带来了强烈冲击,甚至有媒体称这次东日本大地震震动了日本的国运。日本今后有可能以此次震灾复兴为契机摆脱上个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持续低迷,但也有可能这是另一个更深的低迷期的开端。不论日本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成长,日本经济因素的对华重要性在下降。可以说,在日语教育规模不断膨胀的背景下,今后几年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总而言之,尽管当前国内日语人才总体上严重过剩,但“过硬的基础技能+专业深度”的高端人才依然缺乏。为加强我院日语专业人才的未来竞争力,就必须改善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在切实加强日语专业五项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方向性专业选修课程的系统训练,拓宽学生的专业深度与人文内涵。

二、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既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的人才,又要使学生成为能运用日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营销和研究等不同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高等学校都把专业方向调整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使这些人才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另一方面使他们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新颁布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日语教学大纲》把日语专业课程分为日语专业技能、日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既注重培养基本功,又拓宽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全国共有近1,000所高等院校(包括民办学院)开办了日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办学倾向,并且由于盲目扩招许多高校的专业培养质量不断下滑。

在江苏省,总共有32所高校开设日语本科专业,在全国属于日语教育热点省份。其中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六所高校有日语教授,且均设置了日语专业硕士点,为日语本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培养了一支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综合实力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甚至在全国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此外,省内其他一些高校,例如东南大学、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等高校也具有较长的办学传统,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与这些学校相比,我院日语专业起步较晚,受人才、资源等因素的瓶颈制约,总体实力还不强。但是,随着近3年来我院加大对日语师资的建设力度,已经初步形成了在省内领先的高学历的师资梯队。此外,如果充分发挥“日资高地”这一地域优势,我院日语专业在省内取得优势地位的前景是可以乐观的。

三、人才市场需求和人才规格调研

我院日语专业自专科时代起已经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日语人才,其中主要为翻译、管理人才。如表1统计,近四年来我院日语专业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企业(以日资企业为主)占80%左右,占压倒性多数。其次是升学考研。我院日语专业的毕业去向特征充分显示了无锡作为“日资高地”的地域优势,而且我院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高于全校平均就业率。2009年我国《社会蓝皮书》中日语专业被列为月薪最高的10个专业之一,优秀的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在我国近几年就业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因此开设商务日语方向课程顺应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表1:日语专业近四届毕业生去向情况统计
年级 毕业总人数 企业 升学 其他 备注
2007 49 38 78% 4 7 “其他”就业情况包括事业单位、出国、待业等。
2008 81 65 80% 4 12
2009 82 65 79% 4 13
2010 68 57 84% 4 7

另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比较注重求职者的工作能力、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等。另外,应聘者想要进入日子企业,除了自身综合素质符合条件外,还要了解日本的国情文化,以及日本企业的文化特点。企业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专业水平、品德、沟通能力、心理素质以及组织能力。不同岗位对日语人才语言能力的要求不同。一般都要求至少具备日语能力测试1级水平,口语流利。不同的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各不相同,对从事外贸工作的日语专业求职者,要求既懂日语知识又具备商务操作能力的业务员,具有“语言+专业”者倍受青睐。翻译人员除了专职翻译外,一般还要求兼职办公管理、业务拓展等工作。这些翻译岗位不仅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还要求有相应的综合工作能力。比如,IT行业的日语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日语,而且还要求熟悉英语、计算机应用、编程、软件开发等。因此,具备一定日语表达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接受能力较强的应届毕业生在应聘日企时具有相当的优势。

总之,用人单位一般要求应聘者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注意文化差异。随着日子企业不断本土化和国际化,企业更注重应聘者的技能,而且对英语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

如前所述,尽管当前国内日语人才总体上严重过剩,但有关专家称“过硬的基础技能+专业深度”的高端人才依然缺乏。

表2:日语专业2005级-2008级专业四级考试成绩统计情况
年级 年级人数 参考人数 参考人通过率 参考人优良率 年级通过率 年级优良率
05级 77 77 81.8% 35% 81.8% 35%
06级 71 69 73.9% 17% 72% 17%
07级 75 75 76% 29% 76% 29%
08级 73 63 65.07% 19% 56% 16%
表3:日语专业2004级-2007级专业八级考试成绩统计情况
年级 年级人数 参考人数 参考人通过率 参考人优良率 年级通过率 年级优良率
04级 71 68 55.9% 16%% 55.9% 15.5%
05级 75 56 64.3% 21.4% 48% 16%
06级 68 52 53.8% 15.4% 41.2% 12%
07级 77 37 72.97% 21.6% 35.06% 10.4%

如表2、表3统计所示,近几年来我院日语专业四级与八级的通过率其实都非常低,尤其是高年级专业八级的年级通过率都在56%以下,2011届毕业生的通过率甚至下降到35%。因此,中等偏下的通过率反映了我院日语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与专业理论水平都比较低,有待大幅度提高。

其次,通过近几年的毕业论文情况总结以及校内校外的一系列日语演讲竞赛、日语知识竞赛可以得出以下印象:我院日语专业学生整体写作能力偏低,缺乏专业知识的宽度与深度,大多停留在能讲3-5钟生活日语的水平。因此,有必要在强化基础技能的基础上通过高年级系列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专业涵养与人文内涵。

首先应当切实强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并将“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课程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尤其是注重强化学生的翻译能力与写作能力。在高年级的选修课程设置中增加了中级口译、高级口译、高级笔译以及高级视听说。写作课程由原来的1门课程(基础日文写作)、2个学期改变为开设3门课程(基础日文写作、日语商务文书写作、日语学术论文写作)、5个学期,并且还增设了英文写作。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应该具有高水平的写作能力。

在强化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在高年级设置一系列有特色的应用型课程,突出日语专业人才的个性。

通过分析表1所反映的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加大了应用型课程数量,其中除了开设4门日语商务方面的课程以外还增设了4门商务英语方面的课程,充分发挥我院日语专业学生的高起点英语优势,增加“日英双语”特色,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这些应用型课程主要是为了满足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的同学的需要,在体系中加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程,使学生熟悉外贸业务,掌握国际经济法的理念、国际商法及与日本经济往来密切的英语国家与地区的经济金融政策,完成国际商务背景下的日语(英语)口译、笔译任务。

在增设应用型选修课程的同时,以近三年发展起来的我院日语专业师资队伍中的博士群体为中心,开设了一些高水平的“日本学”研究型课程,比如“日语语言学”、“日语古典文法与古文赏析”、“日本社会”等课程,这些“日本学”研究型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拓展专业视野,以及满足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同学们的需要。

五、新旧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及新方案的特色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与旧版方案相比,其差异与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切实强化外语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训练,将其贯穿整个大学专业教育,并从传统的单纯语言教学模式向以语言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复合型模式转变。

2、在高年级课程设计中突出培养学生的知识宽度与深度,设置了“日本学”系列选修课程,比如“日语概论”、“日本社会”、“高级视听说”、“日文报刊选读”、“日本经济”等课程涵盖了日本语言、文化、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通过这些“日本学”课程体系引领学生丰富自己的专业涵养与人文内涵。

3、根据日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不同毕业去向需求,增设了一系列应用型课程,并将商务英语相关课程一直从第1学期开设到第7学期,以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

4、增设了一系列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比如中级口译、高级口译、高级笔译、高级视听说等。

5、加大了课堂外实践教学比重,比如在“集中性实践环节”中增设了4个学分的“日文原著阅读”,引导学生自主强化语言阅读能力、拓展专业视野。

日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商贸、外事、语言文学等领域从事翻译、商务管理、语言文学研究、文化教育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日语人才。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丰富的“日本学”相关知识、较强的交际与沟通能力,以及高尚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与宽阔的国际视野。毕业时要求学生达到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N1级和国家日语专业八级水平,同时熟练掌握第二外语(英语)。

二、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三、学位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础日语(一、二、三、四)、高级日语(一、二、三)、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日语写作、第二外语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165学分

五、短学期安排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各短学期学时分配 备注
短学期1 短学期1 短学期1
1 军训 1.5 3周


2 语言拓展实践 1.5
3周

3 能力拓展实践 1.5

3周
合计 1.5



日语专业教学进程表(略)

外国语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1. 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合作精神。

2. 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系统掌握英语文学、翻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熟悉专门知识和必须的科研方法,了解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新动态,能够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探讨相关的问题;培养较强的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工作、教学工作或其他工作,成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3. 熟练掌握英语,具有在较高层次上应用该语言的能力;并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可以阅读参考书籍或其它资料。

二、培养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以2.5年为主,2-2.5年的弹性学制。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少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在职委培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3.5年)。

三、课程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至少必须修满30学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7学分;学术报告2学分;教学实践1学分。补修课程单独计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1.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课、学位课和选修课。公共课为必选课,学位课和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学术背景和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进行选课。三类课程学分要求如下:

(1)公共课7学分:第二外语4学分, 自然辩证法2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

(2)学位课:要求不低于10学分。

(3)选修课:选修课学分根据总学分要求确定,应满足最低学分要求。

2. 跨专业后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3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3.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选听专题学术讲座至少4次,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并至少作2次学术报告,并提交书面材料,经导师考核合格后,各计1个学分。

4. 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教学工作能力的一个环节,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内容由导师与学院共同研究统一安排。教学实践结束后,研究生本人应提交总结报告,经指导教师考核合格后,计1个学分。

四、培养方式

1. 研究生培养实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组成以该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培养与考核。

2. 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研究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基础上,导师应加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3. 导师和指导小组根据培养目标及研究生具体情况,在研究生入学后一周内制定出研究生培养实施计划。

4.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开题论证至少有三位同行专家参加评审,在第三学期(9月底前)初完成开题报告。

5. 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在校内进行,也可由导师指定到有关生产或科研单位进行。需要在校外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应由导师提出申请,并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险”,经学院审核,报研究生处备案。

6. 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由所在院(系)党委(党总支)负责,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教研室(研究室(所))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及指导小组配合院(系)党政领导对研究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人文素养。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1. 研究生在培养实施计划中制定的课程、教学实践和学术论文等环节都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考查和答辩等形式(学位课程必须进行考试)。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考查成绩可按百分制也可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计;学位论文答辩成绩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计。

2. 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11月底前)进行,考核内容为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包括课程学习情况,论文开题情况,实验操作能力等)、身体健康等。通过中期考核的研究生,可继续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对于学习成绩差、缺乏科研能力、不安心学习及其他不宜继续培养者,终止学业,按《江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学籍处理。

六、学位论文要求

1. 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2.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要求基本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图表清晰、语句通顺,学术上有一定的深度,能反映出作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 学位论文中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应以研究生自己的科研、实验或计算结果为依据,并在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标注。

4.学位论文应遵守《江南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严禁各种违反学术道德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有违反管理规定,学校将根据相关条例规定进行处罚。

七、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1. 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学习,达到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其中专业学位课平均成绩必须达到70分),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2. 学位授予的论文发表要求:

在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指论文发表时北京大学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期刊)上以江南大学为责任作者单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如为录用通知,需导师签字并负责跟踪),可填写学位申请书,向校研究生处申请论文答辩。

以下情况之一可以视同达到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要求:

① 合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专著(5万字以上),或参/译编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集(10万字以上),或参编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教材(15万字以上),并已出版;

②、作为主要参加者(前3名)完成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项目通过省级鉴定;

③、有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前3名);

④、本人在全国性专业比赛中获奖(省级一等奖前3名,省级二等奖前2名,省级三等奖第1名;国家级一等奖前6名,国家级二等奖前5名,国家级三等奖前4名);

⑤、获得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立项并结项;

⑥、参加省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并获二等及以上奖项;

⑧、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在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1篇论文(收入正式出版论文集)。 盲评结果均为良及以上者,同意其两年答辩申请,若出现一个良以下(不含良)需推迟半年答辩以继续修改论文,若出现一个不合格则推迟一年答辩以继续修改论文。

符合以上条件者可填写学位申请书,向校研究生处申请论文答辩。

3. 研究生处接到研究生的论文答辩申请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理暂行实施办法》和《江南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学院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审核未通过者,允许其在三个月后再次提出申请一次。论文评审的有关工作,均由答辩秘书根据《江南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4. 论文答辩通过者,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学位评定,做出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的决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意见,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5. 论文答辩或学位评定不通过者,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在三个月至一年内完成论文修改,可申请再答辩一次。

6. 研究生若暂时达不到学位授予中发表论文的要求,可先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但不能申请学位;研究生在毕业后一年内,达到了学位授予中发表论文要求,可向学院提出硕士学位申请,由学院进行资格审核,确定是否组织学位评定。

本方案从2011级研究生开始执行,由外国语学院学位委员会负责解释。